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

公司新闻

详解接线端子的工作原理

浏览次数:35 | 发布时间:2025-05-22

在现代电气与电子系统中,接线端子(Terminal Block)是确保电路安全、稳定连接的核心组件。它如同电路中的“桥梁”,将导线、电缆或PCB(印刷电路板)可靠地连接在一起,同时承担电流传输、信号分配及机械固定的多重功能。本文将深入解析接线端子的工作原理、关键设计要素及典型应用场景。


一、接线端子的基本结构

接线端子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:


绝缘壳体:采用耐高温、阻燃材料(如PA66、PBT或陶瓷),保护内部导体并防止短路。


导电部件:包括金属导条(铜或铜合金)、螺钉或弹簧夹,负责电流传导。


压接机构:通过螺钉、弹簧或升降筒结构(如“Cage Clamp”)压紧导线,确保低接触电阻。


接口设计:如插针式、栅栏式、PCB焊接式等,适配不同连接需求。


二、核心工作原理

1. 电流传导与接触可靠性

导电路径:电流从导线通过压接点传递至金属导条,再流向目标电路。


低接触电阻:压接机构需施加足够压力(如螺钉扭矩0.5~0.8 N·m),消除导线氧化层,确保金属间紧密接触。


抗腐蚀设计:镀锡、镀银或镀金处理可减少氧化,提升长期稳定性。


2. 机械固定与防松

螺钉压接式:通过螺纹旋紧产生压力,适合大截面导线(如电力配电)。


弹簧夹式:利用弹性变形自动补偿导线蠕变,抗振动(如轨道交通设备)。


升降筒原理(Cage Clamp):压线框在螺钉拧紧时下移,形成双向夹持力,避免松动。


3. 耐高温与焊接兼容性

波峰焊工艺:端子需耐受280°C瞬时高温,绝缘材料需通过UL94 V0阻燃认证。


热膨胀匹配:金属与塑料的CTE(热膨胀系数)需接近,防止温度循环导致连接失效。


4. 信号与光纤连接

高频信号端子:屏蔽设计(如带金属外壳)减少电磁干扰(EMI)。


光纤端子:精密陶瓷插芯(如LC/SC接口)确保光信号低损耗(<0.3dB)传输。


三、关键性能指标

电气参数


额定电压/电流(如600V/20A)


接触电阻(通常<5mΩ)


绝缘电阻(>100MΩ)


机械参数


导线截面积适配范围(如0.5~10mm²)


插拔寿命(>500次)


防护等级(如IP20/IP67)


环境适应性


工作温度范围(-40°C~+105°C)


耐盐雾、耐化学腐蚀(符合IEC 60068-2标准)


180-7213-8777

(联系电话 7×24)